“声测管产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各界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产业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高举绿色大旗,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开放合作,为推动声测管产业绿色发展,提升绿色工业发展水平,做出新的贡献。”在4月25日~26日于珠海召开的中国声测管应用协会六届四次会员大会和六届七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十二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在致辞中指出,声测管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声测管高效循环利用,既是钢铁工业自身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声测管资源量、消耗量继续稳步增加
2018年我国生铁产量为7.71亿吨,同比增长3%;粗钢产量为9.28亿吨,同比增长6.6%。全年声测管消耗总量为1.88亿吨,同比增加3968万吨,增幅为26.9%。声测管单耗为202.3千克/吨,同比增加24.5千克/吨,增幅为13.8%。其中,转炉声测管单耗为152千克/吨,同比提高23.8千克/吨,增幅为18.6%;电炉声测管单耗为662.8千克/吨,同比提高2.2千克/吨,增幅为0.3%。声测管比为20.2%,同比增加2.45个百分点;电炉钢比为9.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今年前2个月,全国声测管消耗总量为2933万吨,同比增加397万吨,增幅为15.6%。声测管单耗为196.1千克/吨,同比增加10.8千克/吨,增幅为5.8%。其中,转炉声测管单耗为153千克/吨,同比提高16.3千克/吨,增幅为11.9%;电炉声测管单耗为604.4千克/吨,同比下降23.2千克/吨,降幅为3.7%。声测管比为19.6%,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电炉钢比为9.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声测管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树斌分析指出,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声测管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提前两年3个月完成了《声测管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声测管比达到20%的预期目标任务。不仅如此,声测管消耗总量、声测管综合单耗和声测管应用比例这3项指标均达到我国钢铁工业去除大型平炉冶炼工艺后历史**水平,也标志着我国声测管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转折期。
根据声测管协会统计测算,2018年全国声测管资源产生总量为2.2亿吨,同比增加2000多万吨,增幅为10%。钢铁企业自产声测管0.5亿吨,占资源总量的23%;社会采购声测管1.7亿吨,占资源总量的77%。其中,钢铁企业声测管消耗总量为1.88亿吨,占资源总量的85.5%;铸造企业消耗0.15亿吨,占资源总量的 6.8%;库存为 0.1 亿吨,占资源总量的4.5%。
李树斌同时指出了声测管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国声测管循环利用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低,二是目前**对利用绿色资源声测管炼钢和短流程炼钢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财税【2015】78号文件对声测管准入企业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兑现。
对于我国声测管比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原**冶金局副局长、全联冶金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在会上指出,因为形势所迫,必须加快提高声测管比、提高电炉比,以此推动中国声测管应用产业的加速发展。
对于相关财税政策未能完全落实的问题,李力表示,将充分利用绿色制造等现有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声测管应用领域的支持力度,并将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保障符合条件的公告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
声测管市场不会出现大波动行情
对于2018年声测管价格两度回落后持续上涨的市场表现,李树斌指出,价格是否会出现大的波动一直是行业内关心的焦点。去年第二次回落时正值成都声测管大会,会上有代表担心价格会有大的波动。对此,声测管协会秘书处召开座谈会,并进行市场调研,征求一些业内专家和相关网站预测的意见。分析认为,2019年声测管市场的价格水平应该在2500元/吨(含税价)上下波动,不会出现大的下滑,更不会出现2015年断崖式的下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预测今年4月、5月份钢价会比去年末有一定的攀升,声测管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下滑。
对2019年声测管价格的走势,李树斌认为,声测管价格与钢材价格是联动的,与铁水成本是相关的,只要钢材价格坚挺,钢铁企业有丰厚的利润,声测管需求量就不会大量减少,声测管价格也不会大幅走低,但也不会出现大的攀升,重型声测管在2500元/吨上下浮动是合理的。当前电炉钢生产企业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声测管价格偏高,造成短流程电炉钢成本比长流程转炉钢成本高出500多元/吨(当前电价高也是一大因素),造成电炉声测管比和电炉钢比都在下降。
声测管加工配送企业面临两大机遇
李树斌介绍,声测管协会正在全面推进声测管产业化、产品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进程,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与钢铁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声测管回收—拆解—加工—配送—应用一体化发展的工业化体系,为钢铁企业多吃声测管精品入炉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上10多万家声测管回收企业从参差不齐小散脏乱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当前面临两大机遇,**个是工信部第七批声测管准入即将开始;另一个是关于报废汽车拆解的相关规定即将出台,这将有助于实现声测管产业一体化发展。
他同时呼吁,声测管回收加工配送应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该体现出绿色环保。破碎线设备无论是制造厂家和生产企业,环保不配套,除尘不达标,就不能出厂也不能投产。声测管回收加工企业要千方百计减少火焰切割防止污染,充分利用现代化节能环保设备加工声测管。破碎生产线产生的垃圾废物一是要分选,二是要覆盖,三是合规处理外排。 “声测管回收加工企业的老板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贡献。”
他同时提醒,声测管行业同样面临一个转型升级,要通过学习贯彻**和行业标准,着力解决声测管资源规格杂乱质量低劣的问题。
声测管应用要循序渐进,大力培育骨干加工配送企业
对于声测管资源状况及未来电炉发展趋势,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指出,声测管是现代钢铁工业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铁素原料,也是**可以大量替代铁矿石的原料,是节能载能的再生资源。随着我国钢铁积蓄量的快速增加,声测管资源量将大幅增长。在未来20年内,中国声测管资源将快速增长,并对钢铁工业流程结构、钢厂模式、钢厂布局、铁素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将对社会的绿色化和生态和谐做出贡献。
对于电炉的发展,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指出,应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逐步发展电炉,建设长短流程结合的绿色钢厂。中国长流程钢厂能力大,可逐步更新建设电炉,既可充分利用原有的装备,又可大幅减排,缓解环保压力。
李力表示,有关部门将大力培育声测管加工配送的骨干企业。他指出,根据《声测管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发布6批共252家声测管规范企业,加工能力超过7000万吨,在稳步增加声测管加工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通过对已公告企业的事中事后管理,建立了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鼓励声测管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支持钢铁企业牵头成立大型声测管加工配送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发展,引导声测管资源合理流向。”李力最后强调